小班活动《安全小乘客》教案设计(2)

《安全小乘客》教案设计篇四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内容。

 2、增强有关交通安全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春游的相片、教学挂图。

 2、幼儿用书第22-23页。

 三、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按顺序观察。

 2、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现。

 四、活动过程:

 1、分享春游的相片:我乘坐的交通工具。

 (1)我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摘椰子菜的?

 (2)平时你们又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来幼儿园的?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乘坐交通工具的感受。

 2、看看讲讲《安全小乘客》。

 (1)观察,交流讨论。

 观察一: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观察二: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怎样乘坐公共汽车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观察三:当你不舒服时,应该怎么办?

 (2)将幼儿分成四组,人手一本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有顺序地观察,并大胆向同伴讲述。

 (3)每组派幼儿代表进行讲述。

 (4)教师完整讲述。

 五、学学做做:安全小乘客

 我们平时乘坐车时应该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呢?

《安全小乘客》教案设计篇五

 设计背景

 春天来了,随着天气的转暖。幼儿出去游玩的机会多了,社会上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也影响着我们的幼儿。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 教育 契机,由此我设计了文明小乘客这个主题活动,可以培养幼儿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了解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做一个文明小乘客。

 活动目标

 1 理解并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正当文明小乘客。

 2 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坐公交车的过程。

 3 了解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正当文明小乘客和了解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

 难点: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坐公交车的过程。

 活动准备

 无线视频点读笔?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导入活动

 1 教师扮演司机,幼儿班言笑乘客,玩开汽车的游戏。

 2 让幼儿讲述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

 师:小朋友,你乘坐过公共汽车吗?跟大家说说吧!让幼儿讲述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教师在旁边给予提示与鼓励。

 3 引导幼儿观看幼儿乘车动画,

 1 点击幼儿动画图一,所有人物及车子。师:滴滴答答?车子来了,小朋友,公共汽车来了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动画中的小朋友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帮助别的幼儿补充表达不充足的地方。最后教师帮助幼儿总结动画所要表达的意义:我们要做个文明小乘客,上下车时要排队,要讲文明,懂礼貌。

 2 点击幼儿动画图二,小男孩和投币箱。师:上车后,我们要做什么?让幼儿回答,教师给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与鼓励,并让幼儿明白,年龄?身高够了要主动买票,使人们乘车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图三,两个人。师:在车上小女孩是怎么表现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什么?鼓励幼儿看图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我们应该向小女孩学习,主动给老人和病人?残疾人让座位,是尊重,爱护,是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

 二、幼儿分组讨论

 你看到那些不文明的行为。让幼儿通过动画对比,说说平时都看到那些儿的那些不文明行为,通过对比让幼儿明白理解,并自觉地遵守乘车的基本规则,正当文明小乘客。

《安全小乘客》教学 反思

 在活动前部分,我创设了司机和乘客的游戏,并提出了问题:小朋友;你乘坐过公共汽车吗? 跟大家说说吧等,来引发幼儿对生活经验和已知经验的回忆再现。活动中,用动画形式让幼儿明白什么是乘车的基本规则,怎样乘车,和做一个文明小乘客的基本礼仪。同时老师在活动中悉心观察幼儿的 言行举止 ,然后思考和判断幼儿的言行,适时?适度地与之进行互动,来强化幼儿的体验。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幼儿明白如何做才是一个文明小乘客。在发言中,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在游戏中,老师除了是一个观察者外,更要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适时?适当地和幼儿进行体验性师生互动,帮助幼儿更好的明白如何做一个文明小乘客。比如:我们要做一个文明小乘客,上下车时要排队,要讲文明?懂礼貌,帮助他人。通过学习幼儿明白了如何遵守乘车规则,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文明小乘客。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小朋友们入园和离园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注意交通安全。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班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班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一:

 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设计这个活动时,首先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由于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单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马线会肇成事故的危险性。

 活动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活动过程:

 1、出示发生车祸,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2、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提问:

 ①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②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小班交通安全教育教案二:

 设计意图: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会给我们人身安全带来危害。于是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成了一种必要的活动。为了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我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和亲身体验过的交通工具?公交车?来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工具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关系,懂得乘车时应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在绘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音乐《叭叭叭、汽车开来了》、A4白纸若干、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主题。

 ?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课室。

 小朋友,刚刚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课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其他车子哪里不一样?

 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与幼儿一起讨论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图1: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2)出示图2: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出示图3: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教师: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教师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请个别小朋友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教师鼓励、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绘画,同时细心的添画细节部分,丰富内容。

 活动延伸:

 1、展示幼儿作品,讲述作品内容。

 2、在交通安全模拟城,组织幼儿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拟游戏。

 活动反思:

 首先,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都坐过哪路车?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车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坐的?,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

 活动小结时,我请幼儿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注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积极回答,有的幼儿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让座。?

 在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有些幼儿的画较空洞,没有画出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引导。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培养幼儿远离危险的意识。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大声讲话。

 3、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红色圆形粘贴纸。

  活动过程:

 1、教师出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都做了什么事情?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鼓励幼儿在教师里找一找危险的东西都有什么?(插座、电源开关、饮水机、桌子缝等。)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能躲开危险。如:不从高处往下跳;不拿小剪刀;跑时系上鞋带;不将手伸插座;不把小扣子放在嘴里、耳朵里、鼻子里等

 4、教师引导幼儿将小红圆点贴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室内有危险的地方。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乘坐汽车时不随意按动车内按钮,不干扰成人开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开关车门时注意安全。

 2、被困车内时知道及时呼救。

 3、积极参加活动,感受户外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汽车内各种按钮的;男孩被困车内的照片;

 2、节奏儿歌《宝宝坐汽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

 (1)你坐过车吗?坐过什么车?

 (2)是和谁一起坐的?感觉好不好?

 幼儿都高兴地讲述自己的乘车过程。

 二、了解安全乘车常识。

 1、观看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在开关车门时应该怎样做?在乘坐小汽车时怎样做才更安全?

 小结:开关车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脚放到车门外,不随意开关车门。

 如果车内有宝宝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没有,就要提醒爸爸妈妈把车开的慢一点。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这样做很危险。

 2、观看汽车内各种按钮的提问:汽车里这些按钮你认识吗?他们有什么作用?我们坐车的时候能随意动这些按钮吗?为什么?

 小结:汽车里的按钮都有各自不同的用处,小朋友在乘车是不能随便乱动按钮,千万不要干扰爸爸妈妈开车。

 三、请你帮帮他。知道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小男孩被锁在了汽车内,车里又热又闷,小男孩满头大汗难受极了。这时候他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帮他。

 与幼儿讨论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小结:我们一定要提醒妈妈爸爸,不要把我们独自留在车内。如果被困车内感觉不舒服,一定想办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车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希望这篇教案对您有用,祝各位工作顺利!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器的引出活动。

 2、幼儿观看挂图尝试自己讲述图中的内容,了解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观察第一幅图,知道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随便触碰。

 教师:①请小朋友看第一幅图,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电风扇工作时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③电风扇的插头拔下来,电风扇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碰她们。

 2)观察第二幅图,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否则会发生危险。

 教师:①洗衣机在干什么?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这是妈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洗衣机工作的时候,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危险。妈妈为什么这么说?趴在洗衣机边上,会发生什么危险?

 3)观察第三幅图,知道工作汇总的电熨斗很烫,不能随便碰触。

 教师:①妈妈在干什么?

 ②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我们,工作中的电熨斗很烫,不能用手碰。

 3、幼儿阅读家用电器图,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1)涂上还有那些家用电器?他们有什么用?

 (2)这些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还有那些电器?说一说他们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让小朋友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整体不错。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家中的危险有哪些

 2、形成在家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形式:

 小组进行

  活动准备:

 电脑

  设计意图:

 1、激发幼儿对家中危险的重视,初步对家中的危险进行了解

 2、通过电脑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对家中危险的认识,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

 师幼互动:

 1、教师提问:

 “小朋友知道我们在家中有的是请可以做,有些事情我们千万不能做,不然就会发生危险,那, 那个小朋友能告诉我们你知道的家中存在的危险有哪些”

 王永其:在家里,不能动电源,要不然,就会被电电到

 郑悦彤:在家里,小孩不能动刀,这样,会被刀割伤

 孟令宇:在家里,不能在床上蹦,那样容易摔倒,摔伤

 2、电脑操作

  教育反思:

 从活动中了解到幼儿对于家中的危险又简单的了解认识,具有简单的安全意识,但对于安全的理解并不细致;幼儿通过电脑的操作,及幼儿间的合作与商讨 形象的帮助幼儿记住家中的危险有哪些,知道怎样避免家中的危险。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很多孩子不爱护环境,纸屑乱丢,吃了水果的水果皮也不扔在垃圾桶里,有时候教室里乱糟糟的,卫生习惯很差。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能简单的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正确的游园规则。

 2:通过评价和体验,形成正确的爱护环境的行为。

  活动准备

 小树模型、树叶剪纸、苹果卡片、花朵、模拟鱼池、模拟商店、各种零食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秋天来了,带孩子们到公园游玩。

 2、先让孩子们自由游玩。(有的孩子把苹果摘下来,有的孩子把花朵掐了,有的孩子把手伸进鱼池逮鱼,有的孩子用小手扯树叶,有的孩子买零食吃,但把零食吃了后的袋子到处乱扔。)

 3、让孩子们看看现在的公园什么样了?(树上没有苹果了,树叶也少了好多,花儿没有了,鱼儿奄奄一息,地上零食袋子到处都是。)

 二、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

 1、这样的公园还有人来玩儿吗?你喜欢这样的`公园吗?

 2、那么孩子们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学习评价他人和自己的做法,应该怎样做?

 3、纠正错误,恢复公园原貌,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游一次公园。(孩子们不摘苹果,不扯树叶,把开始摘的苹果和扯的树叶粘在树上,不掐花,不逮鱼,吃的零食袋子都放在自己的包包里。有的孩子还把地上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有的孩子还把弯了的小树扶正。)

 三、引导孩子回忆自己平时上公园是怎么玩儿的?怎么做的?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别人做的不好的行为该怎么办?

 四、加深体验:我和妈妈上公园

 由老师扮演妈妈,一些小朋友扮演游客,妈妈带着几个孩子上公园玩儿,游客故意做出一些折树,采花,扔纸屑的行为,让幼儿来判断对错,并培养幼儿大胆制止这种不良的行为。从而加深幼儿印象,自觉自发的爱护环境,达到活动的目的。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台的主要功能,知道不能爬阳台和窗台,不再窗台上蹦跳,不在未封闭的阳台上玩耍。

 2、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简单地说明原因。

 3、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的关于阳台的经验。

 教师: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家里的阳台有什么用,你们会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教师总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进行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阳台。

 2、观看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是错误的。

 (1)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一:一个小女孩,正站在一个大的室内飘窗窗台上,此时窗户是开着的,她探出身体,把头手伸出窗外,冲着楼下喊:“妈妈,快上来!”小男孩在宽宽的窗台上蹦跳。

 教师:小女孩在干什么?她这样做对吗?为什么?这位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

 (2)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二:妈妈和小女孩在阳台上,阳台上有牢固的围栏。

 教师:这个阳台安全吗?说一说为什么它比较安全。小朋友在阳台上应该怎么做才安全?

 (3)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三:阳台的一端放置的洗衣机、洗衣池,阳台地上还有几盆花,一个小男孩在阳台上骑木马。

 教师:阳台上有什么?这些东西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在阳台上玩耍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在阳台上面玩耍呢?

 (4)教师总结:不能把身体探出窗户和阳台护栏,也不能在窗台上蹦蹦跳跳这样一不小心没站稳就会摔下来;也不能在阳台上玩游戏,阳台上有各种其他的东西,不小心撞上去,会受伤的。

 3、引导幼儿讨论,拓展幼儿经验。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在阳台上还有哪些事情危险,不能做?

  教师总结:

 如果衣服被吹到了阳台外面,自己不能伸手到阳台外拿,应该请大人来帮忙。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被关在阳台上,应敲门请屋里的大人帮忙开门。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为了唤起幼儿的相关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决定采用看图讲述的方式,从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出发,提供多样化的危险场景画面,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为什么不可为,可以怎样为等,帮助幼儿树立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自主发现路上的危险因素。

 2、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准备:

 1、教师和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路上的安全问题,使幼儿积累相关经验。

 2、事先与幼儿园附近路段的交警取得联系。

 3、多媒体课件或。

 画面一:兔妈妈、兔宝宝以及生病的兔奶奶。

 画面二:坐公交车。包含以下几个小画面:

 (1)上车时小兔们你推我挤,一只小兔跌倒在车轮边。

 (2)有序排队上车。

 (3)两只小兔抢座位,互相拉扯;一只小兔把手伸到窗外,把头探出窗外:站在车内的两只小兔没抓住扶手,在玩拍手游戏。

 (4)安全乘车。

 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1)小兔边过马路边捡皮球,一辆汽车迎面而来。

 (2)小兔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了。

 (3)小兔被陌生人的气球引诱而去。

 (4)小兔闯红灯。

 (5)小兔不走斑马线。

 (6)小兔排着整齐的队伍,按照交通规则、在交警和兔妈妈的帮助下穿过十字路口。

 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

 4、创设公交车站、公交车、十字路口等情景。

  过程:

 一、进入情景(点击画面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兔奶奶怎么样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7

 (2)兔奶奶生病了,兔妈妈和小兔们很担心,准备去看望兔奶奶。它们是怎么去的呢?

 二、观察画面,交流讨论

 (一)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二"坐公交车"。

 1、幼儿观察小画面(1)。

 (1)公交车来了,小兔们是怎样上车的?

 (2)有一只小兔怎么样了?它怎么会跌倒的?

 (3)它倒在什么地方?如果车子开动。它会怎么样?

 (4)这样上车危险不危险?应该怎么做?

 2、结合小画面(2)小结。

 3、幼儿观察小画面(3)。一(1)这两只小兔在干什么?要是车子开动了,它们这样推来推去抢座位会怎么样?做得对吗?

 (2)这只小兔把手和头伸到哪里去了?这么做有什么危险?应该怎么样?

 (3)这两只站着的小兔在于什么?它们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如果车上没有座位,要怎么样才安全?

 4、结合小画面(4)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三"过马路和十字路口"。

 1、幼儿观察小画面(1)。

 (1)下车以后,小兔们走在宽广的马路上。这只小兔在干什么?

 (2)它有危险吗?为什么?

 (3)它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幼儿观察小画面(2)。

 这只小兔走在队伍里了吗?它离开队伍单独跑开会有什么危险?

 3、幼儿观察小画面(3)。

 (1)这个叔叔手里拿着什么?他会对小兔说些什么?

 (2)小兔怎么样了?它跟这个叔叔走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应该怎么做?

 4、幼儿观察小画面(4)。

 (1)这只小兔在干什么?

 (2)这个时候可以过十字路口吗?为什么不可以?什么情况下可以?

 5、幼儿观察小画面(5)。

 (1)这只小兔也在过马路,但它走在什么地方?

 (2)过马路应该走哪里?

 6、幼儿观察小画面(6),教师结合画面引导幼儿小结。

 (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四"和兔奶奶快乐相聚"。

 1、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小兔在妈妈的带领下和交警叔叔的帮助下知道了在路上应该怎么做,最后它们安全到达了奶奶家。奶奶很高兴。

 三、模仿游戏:去兔奶奶家l现在老师当兔妈妈,你们当小兔。去兔奶奶家的路上要乘公交车、走马路和过十字路口,兔妈妈要看看小兔是怎么做的。

 2、幼儿模仿游戏20遍,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模拟情景给予指导。

  延伸活动: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引导幼儿观察路上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丰富相关经验,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延伸提示: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手工角放置针、线,及时为孩子钉补纽扣。

 3、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方式导入活动:在哪里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处,它能干什么?

 教师小结:火有很多的用处,能烧水做饭,能照明,能取暖

 二、观看火灾,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师:可是火也有它的坏处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或者家里着火了怎么办?

 师: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

 2、那着火的时候,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让幼儿自己思考并说出自救办法()

 师小结:①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如果着火了我们要找消防叔叔,并且给他们打电话119,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如果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可以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猫着腰从安全出口离开…….

 四、出示防火安全标志,引导幼儿认识并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五、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本文来自作者[学渣执笔]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z.xibujiaoyu.com/xibu/10367.html

(23)
学渣执笔的头像学渣执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学渣执笔的头像
    学渣执笔 2025年10月09日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学渣执笔”

  • 学渣执笔
    学渣执笔 2025年10月09日

    本文概览:《安全小乘客》教案设计篇四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内容。 2、增强有关交通安全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春游的相片、教学挂图。 ...

  • 学渣执笔
    用户100901 2025年10月09日

    文章不错《小班活动《安全小乘客》教案设计(2)》内容很有帮助